资讯频道
当前位置:
长虹卧波甘霖畅流 儋州利用水利渡槽促发展
2016-07-21 08:43   评论(0)

人民网海南视窗儋州7月20日电 儋州市范围内的渡槽,大部分建于上世纪60-70年代,儋州市十分重视这些渡槽的保护、维修和利用,使其在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发挥巨大的作用,至今还在默默着滋养着琼西、琼北的大地。

渡槽,对于久居城市里的人来说,是个陌生的概念。有些人还认为,渡槽是农业的事,跟城市生活无关——其实,松涛水库的原水送往儋州、洋浦、福山、老城、海口,有很多路段都是通过各种各样的渡槽运送的。所以,渡槽其实是儋州这座城市的生命线,跟每个人都有关。

渡槽这个词形神兼备,“渡”说明跨过某些阻隔,比如大河、高山、峡谷、道路;“槽”则说明了它的形状,因此把那些管状的排除在外了。而且这个“渡”字总能给人一种别样的感觉,遥远、惆怅、落寞。

1332米长的儋州松林岭渡槽,名列海南岛渡槽长度之最

儋州市范围内的渡槽建设显得相当务实,几乎每一条线路都经过规划设计,使其发挥巨大的作用。而更令人赞叹的,是这些渡槽的匠心独运。几乎每一条渡槽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,很多都是就地取材,架构和材料都不同。那时候修的渡槽,人们在生产条件极端落后的情况下,靠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的精神,用最原始的方式,修建了一座座风格迥异的改造自然、征服自然的渡槽,更充满了人们的智慧和对大自然的尊敬,不经意间成为一道风景,一件艺术品。

据儋州老水利人丘雄明以及老一辈人说,那个年代的渡槽在修建中几乎完全采取最原始的“人海战术”。只要一声令下,大家都主动去出工出力。使用的工具也仅限于锤子、凿子、绳子等,没有任何现代化的机械参与建设。这种热情又蕴藏着多少劳动人民与天斗、与地斗的豪迈气概!人民群众用他们的双手和智慧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建筑奇迹。渡槽,这些分布在儋州大地上的“人工天渠”,有着让人沉思的故事,承载了厚重的历史沉淀,使人们感受到特定历史时代的精神回响。

春江水库左高干渡槽和左低干渡槽大体上平行分布如天空同现两条“彩虹”

作为儋州滨海新区的生活、生产、生态用水的春江水库,如今变得十分重要。春江水库的渠道在春江两岸分北左南右来布局。左高干渡槽海拔高,一直“高高在上”。左低干渡槽海拔低,一直不甘落后地“匍匐前进”,将水送往白马井、王五、和排浦的千家万户。 “春江双虹”辐射的这片热土,如今已经成为儋州开发最猛的地方——环岛高速、洋万高速、环岛高铁、海花岛、洋浦大桥等,都在附近“落地生根”。

“春江双虹”辐射的这片热土,当然更是儋州农业的宝地。如今,依然是儋州最大的甘蔗、花生产地,还有英丰洋、福禾洋、南英洋、马兰坡等2万多亩旱涝保收、“一年三熟”的上好农田,都是吸取“春江双虹”送来的甘霖而长盛不衰。(王欣、夏佟)

(责编:刘杨、陈海燕)


来源:琼生活

0 条评论

评论